华为云这四年
2021-01-29 07:32:14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
1月27日,华为云与计算BG(业务集团)宣布换帅,新帅是华为内部有口皆碑的“悍将”余承东。

在担任华为消费者BG总裁九年多的时间里,余承东将“华为”、“荣耀”做成了全球知名的消费品牌。

去年二季度,华为手机还首次登顶全球出货量冠军的宝座。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,可谓沧海桑田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华为只能将荣耀剥离,今年的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,只能去拓展PC、智能耳机、电视等其他产品了。

对于如今的华为来说,消费者业务受阻,转而大力发展企业业务,也是势所必然的结果。而在企业业务当中,最具成长潜力的,当然还是云计算/云服务业务。

我们看一下行业领头羊亚马逊前不久发布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,AWS云平台的营收高达116.01亿美元,同比增长29%,预计2020年AWS的营收将突破450亿美元。再看国内云计算老大阿里云。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季报显示,阿里云单季收入为148.99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60%。

同样是做企业业务,没赶上这趟“云”的IBM可谓举步维艰,营收连续好几年下滑,最近又是换CEO,又是分拆IT基础设施服务业务,仍然未能止住颓势。

正是因为对云的重视,华为在2017年3月专门成立了与运营商、企业、消费者三大BG并列的云BU(业务单元),并在去年1月进一步升格为云与计算BG。

不过,这块业务最近四年来的表现,可谓差强人意。

来自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支出排行榜中,虽然华为云以16.2%的市场份额冲到了第二的位置,不过离老大阿里云41%的市场份额仍然有较大的差距。

过去几年,华为云在海外也是投入了重兵,花费了不少的资源,结果却收获寥寥,以至于华为内部打趣说海外市场是“万里晴空无云”。

业绩没有达到期望,换帅似乎早在华为内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。据说在最近举行的高层会议中,每次华为云与计算BG负责人发言完毕,集团领导都已经懒得再搭话了。

据说就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于云业务的发展也相当关注,不仅多次召开高层会议商讨对策,还专门找了多名内外部的专家讨教。在2020年11月4日的华为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,任正非表示:“我们是一个传统的硬件先进的公司,世界上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的例子还没有,我们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。”

任正非可谓点出了华为做云业务的关键难点。过去的华为是卖硬件、卖盒子的,现在华为云则需要卖软件、卖服务;过去的华为习惯于吃独食,如今的华为云则需要做开放平台建生态……总之,无论是业务模式、服务能力还是对人才的要求,两者都有极大的不同。

实际上,华为本来就不太擅长做软件和服务业务。过去这些年,华为曾经成立过业务与软件部门,卖过软件;还聘请外部负责人组建了互联网事业部,推出过华为网盘等互联网产品。不过,这些业务无一例外发展得不太理想。

在做云业务的时候,华为还遭遇了创新者的窘境。此前,华为企业BG 的IT产品线已经基于Xen等开源虚拟化技术开发了一整套的FusionCloud私有云解决方案,并在不少企业中得到应用。也正因为如此,华为一直舍不得放弃私有化部署业务,相关产品一直都在修修补补,继续提供给企业客户。

直到2020年5月,华为才下定决心放弃私有化部署业务,并将公有云和私有云团队整合在一起,组建混合云产品部。

“十年来我们的混合云技术架构经过了几次反复,导致时间上的浪费。”在2020年11月4日的华为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,任正非直言不讳地表示。

具体到公有云产品本身,华为做得也不够理想。例如,IaaS和PaaS平台的标准不开放,接口不标准,等等。俗话说,软件公司都要“吃自己的狗粮”,自己的产品自己先用起来。如今,即使是在华为内部,华为云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。

“华为云的问题,不是云的问题,而是华为的问题。”在华为心声社区中,有华为人如此认为。

实际上,华为云遭遇了流量困境。要知道,阿里云有阿里巴巴平台的海量商家打底,腾讯云则有腾讯游戏平台的众多开发商使用,华为云呢?而且,由于云与计算BG和企业BG分属华为的两大业务部门,企业BG并没有将自己掌握的政府、金融、能源、交通等行业大客户资源介绍给另一个BG的动力,反正与自己的KPI无关。更尴尬的是,有时候面对同一个企业客户,还会出现两大BG抢单子的情况。

再举个例子。华为云与计算BG开发了一款高效协作移动办公软件WeLink,在华为内部也得到了广泛好评和应用。去年疫情期间,WeLink还曾经应用于政府部门召开的多场视频会议上。可是,这并没有帮助WeLink破圈并给业务带来多大的增长。疫情过后,WeLink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平台、大流量支持的腾讯会议和阿里钉钉绝尘而去。

此外,华为大规模开展企业业务之初就定下来的“被集成”、“上不碰应用,下不碰数据”策略,也未必适合现在的华为云业务。以公有云的领导者亚马逊AWS为例,不仅通过AWS Marketplace专门去集成数以万计的第三方软件,还推出AWS Glue等产品提供数据分析服务,更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发布大量的应用。

种种掣肘,种种不给力,导致已经独立运营将近4年的华为云业务,虽然增长速度并不算慢,却并没有达到华为内部的预期。实际上也不仅仅是华为,IBM、惠普、思科等硬件科技巨头,同样也都没能搭上公有云大发展的班车。

如今,华为内部“最能打”的余承东执掌云与计算BG,相信会给华为云带来一番新气象。华为内部人士普遍估计,余承东会让自己消费者BG的“爱将”张平安负责云业务。过去几年,张平安将华为的消费云做得风生水起,积累了不少云服务的宝贵经验。不过,那毕竟只是针对消费者的云服务,与企业云服务有着很大的差异。

从任正非的讲话中,确实能够看出华为对于云业务的焦虑,看到华为拓展企业业务的决心。其实,摆在华为面前的,是一个十年前就开始的痛苦选择:是向上捅破天,全面进军软件和服务,做更“软”的华为;还是向下扎下根,深耕芯片和制造,成为更“硬”的华为?

在过去的四年里,如果华为的云业务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,追上领头羊阿里云,现在的华为应该已经下定决心,转型成为像亚马逊、微软那样的软件&服务巨头。可是,从华为云的实践来看,“硬”惯了的华为,似乎很难“软”下来。

那么,华为能否在“硬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?这条路同样也不容易。过去这些年,虽然华为在芯片设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却栽倒在芯片制造这个瓶颈上。下一步,华为有没有决心啃下芯片制造和材料科学的硬骨头,成为像三星电子那样的全产业链硬件企业?

不管走哪条路,对于已经站在中国科技创新最前沿的华为来说,都是一条从未走过的未知之路,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,也预示着广阔的空间,华为准备好了吗?

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,欢迎加老冀个人微信:jiyongqing,或者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: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