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力过,内部创业过,那位最懂手机的产品经理还是离开了
2020-01-12 14:14:55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2019年的最后一天,联想集团副总裁、移动业务中国区产品负责人常程正式离职。在此之前,常程已经在联想工作了19年的时间,先开始做PC的产品经理,后来转到移动业务,曾经推出过联想K860/K900手机、茄子快传、乐商店等产品和服务。

2014年12月,联想专门成立了神奇工场,以一家独立子公司的模式,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手机ZUK。2015年6月,常程担任神奇工场CEO,随后推出的ZUK Z1/Z2/Z2 Pro/Edge等互联网手机广受好评。毫不夸张地说,它们也是联想推出的所有智能手机机型中最受用户欢迎的几款机型,长续航、不卡顿、独特的交互方式,一度也给手机行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。

根据老冀的观察,常程能否算得上合格的CEO老冀不敢评价,但是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。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微博上与手机用户互动,愣是积累了300万粉丝。在联想,除了常程,老冀还真没看到第二个高管花这么多时间与用户交流。

此外,ZUK也组织了不少场线下的用户沟通会,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。让老冀印象深刻的也是一场非常简陋的线下新品品鉴会,竟然只能安排在北京798的一间咖啡馆里。但是当发布环节结束之后,仍然有好几位ZUK的“铁粉”走上前来,跟常程反馈产品使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。在他们的心目中,常程一直都是那位“掌柜的”,一直都是“常Sir”。

可是很遗憾,也许是由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导致的路径依赖,联想一直相对比较缺乏用户思维和产品基因。其实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:联想PC业务起家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卖方市场,一台电脑能够卖到2万多块,而且商用市场占大头。后来虽然消费市场起来了,不过联想一直都是通过渠道模式进行销售,跟最终客户接触仍然较少。

这也使得联想在做手机业务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麻烦。2010年5月11日,在卖掉手机业务、又买了回来之后,联想发布了第一款安卓旗舰机——乐Phone。这次发布会不仅请来了当时中国联通的一二把手,当时还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的柳传志也亲自出席,并且喊出了“这是在中国,要让苹果知道中国还有个联想”的口号。显然,联想上上下下都对这款产品寄予了很大希望。

结果乐Phone的销售却差强人意。老冀也体验过这款产品,也收到了一些用户的反馈,包括续航不给力、磁贴的连接方式既不牢固也不实用、系统Bug也不少,等等。再加上屏幕等关键元器件被供应商卡了脖子,乐Phone最终哑火,这个品牌也在两年后被放弃。

老冀个人认为,乐Phone失败的最根本原因,还是缺乏用户思维和产品基因,这款由当时的联想研究院打造的产品,更多地还是借鉴了PC的经验,例如专门配备了扩展坞,可以很方便地与PC连接,但是却牺牲了手机应该具备的便携性。

此后,联想还先后推出了VIBE、黄金圣斗士、乐檬、青笋等多个产品系列。不过,应该是缺乏真正懂手机的产品经理,推出的产品似乎一直与用户的真正需求有距离。例如,当市场已经基本普及了2GB运存的时候,联想推出的一款青笋系列手机却仍然只配备了1GB运存,结果使用的时候卡得厉害。

此外,也许是因为PC的成功让联想过于自信,认为既然PC那么“复杂”的产品都搞得定,手机这么“简单”的产品当然更没问题了。于是,那段时间联想推出的几乎每一款产品的定价都脱离中国市场的实际,卖不出去之后,又会在短短几个月内降价30%以上,赢得了“跳水王”的“美誉”。

2014年1月,联想放出大招,以29.1亿美元的大价钱,从Google手中买下摩托罗拉移动业务。在老冀看来,这其实还是想复制2005年收购IBM PC业务的成功经验——通过收购,联想不仅一举拿到了海外市场,而且也补齐了自己的产品能力。

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。收购IBM PC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拿到了日本大和实验室,这间实验室打造了风靡一时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,其硬件设计能力全球无出其右。而笔记本电脑,有了硬件设计能力也就基本上能够包打天下了,因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微软都已经全部“准备”好了。

可是,智能手机不行,必须具备“软硬兼施”的综合能力才行。而此后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,确实仍然具备很强的硬件设计能力,但是在被Google收购几年之后,软件的自主开发能力已经基本丧失,而这在中国市场是个致命的问题。大家都知道,由于GMS(Google移动服务)无法在中国使用,所有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,从操作系统、应用商店、UI都需要做大量的定制开发。

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联想发现曾经辉煌一时的摩托罗拉手机,要回归中国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收购摩托罗拉手机,并没有帮助联想补齐在产品上的短板。

因此,当2014年12月常程带着一帮联想的兄弟创办神奇工场,其实心里是憋着一口气的,就是要向外界证明,联想自己也能够把手机做好。事实上他们也部分证明了自己:至少在他们瞄准的大学生等所谓“手机重度使用者”细分人群中,对于他们推出的ZUK手机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。

悲催的,ZUK又成了联想不断调整手机业务的牺牲品。2016年1月,常程的老领导陈旭东担任联想移动业务中国区负责人;当年4月,ZUK就被联想收回母体。实际上,凡是看过《颠覆者的窘境》的朋友都知道,在一家成功大公司内部做新业务是很难的,只有独立运营才能让新业务成功。ZUK被联想收回之日,其实已经判了这个品牌的死刑。

2016年11月,陈旭东被调离移动业务,此后常程的处境也就比较微妙了。此时,联想手机绝大部分的产品研发都被“归集”到了位于芝加哥的原摩托罗拉移动部门,而由于中国手机业务的江河日下,也很难得到美国那边强有力的支持。

老冀还发现,在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,联想似乎把中国手机业务的绝大部分“赌注”都压在了摩托罗拉的回归上面,产品则压在了模块化手机这个注定很难成功的细分产品上。于是我们看到在那段时间里,除了推出几款摩托模块化手机之外,联想在中国就没有重量级的手机新品发布。

由于联想已经决定放弃ZUK,此时的常程已经没有太多事情可做,去美国摩托罗拉“学习”了一年之后,联想手机在中国已经面临生存的难题了。虽然此后常程重出江湖,先后推出了高性价比、“不是ZUK却胜似ZUK”的Lenovo Z5/Z6系列,想方设法碰瓷小米并不惜为自己赢得了“万磁王”的“美名”,却仍然无法挽回联想手机在中国的局面了。

兴许是努力过了,想开了,一身疲惫的常程最终选择了离开联想并加盟小米,负责手机产品规划。老冀个人觉得,这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一个选择,毕竟在一家更为重视产品的公司中,身为产品经理的他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。

掌柜的,常Sir,愿你百战归来,仍是少年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